张瑞敏谈《道德经》与企业管理
- 2024-09-05
- 126
前言
2024年7月25日,海尔集团创始人、董事局名誉主席张瑞敏与复杂经济学创始人布莱恩·阿瑟教授、北京大学胡泳教授如约进行了一次和《道德经》有关的交流,小编有幸旁听了这次对话,经主办方许可,现将根据录音整理的谈话内容分享给商业瞭望塔的读者,欢迎大家评论互动。
图:老子骑牛
我读《道德经》将近40年了。随身的公文包里装着一本,上下班的路上会随时拿出来翻阅。我看过多个版本和多种注解,感觉很多的注解都是着眼于文本,而我读《道德经》的视角主要是从企业管理方面。一千个读者,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。我可能属于少数从企业管理角度读《道德经》的,基本上,我做管理者的时间有多长,读《道德经》的时间就有多长。
关于《道德经》和企业管理的关系,我有三个心得。
1
怎么去认识“道”。
2
怎么以“道”为指南来设计经营之道。
3
以什么样的心态来追寻“道”。
01
“道”的规律及得道的条件
《道德经》的主旨和核心思想就是“道”,这是肯定无疑的,其全篇都是围绕“道”来论述,然而,这个“道”又是无法完全具象描述的。《道德经》开篇就说了,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,如果“道”能清晰地表达出来那就不是“道”了。但是由于“道”的重要性,我们仍想如何能认识这个“道”,我的体会是,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认识“道”,分别是“道”的两条规律,和得道的两个条件。两条规律在第四十章里、得道的两个条件在第四十八章里均有详细阐述,而且二者相辅相成。也就是说,虽然“道”无法具象描述但可从其规律切入了解,而掌握了规律不等于能得道,得道还需要两个条件。
“
“道”的两条规律:“有无相生”和“物极必反”
反者,道之动;弱者,道之用。
天下万物生于“有”,“有”生于“无”。
——《道德经》第四十章
第四十章蕴含了道的两条规律即“有无相生”和“物极必反”,为什么说这两条是道的规律呢?
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道德经,有两个版本,其中的帛书甲本被考证为战国时期的,这个版本是追溯到目前发现的最早的《道德经》版本,当时叫《德道经》,德在前,道在后。其内容也被后世改动了700多处,但在帛书中却可以看出老子对道的规律的描述。他认为,天地万物并没有鬼神的存在,主宰天地的也不是鬼神,而是“道”。老子对“道”的观察又提炼出两条重要规律:有无相生和物极必反。
第四十章只用短短二十一个字、四句话涵盖了“道”的两大规律。前两句体现的是物极必反的规律,后两句体现的是有无相生的规律。既然是规律,就不可能是短暂的,它应该是永恒的,无限循环的,而且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。
有生于无,意味着所有的“有”都是从“无”中产生的,产生之后,“有”又一定会走向物极必反、一定会消亡。消亡的过程中,“无”又生出了新的“有”,就是这样一个无限的循环。在两者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中,“物极必反”为“有无相生”提供了驱动力。
现实世界也是如此。社会的发展是靠创新驱动的,而创新的迭代又被两大规律所主宰。所有的创新都符合“有生于无”的规律,发展到一定程度,又在“物极必反”中被新的“创新”取代。
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四次工业革命也清晰地体现了这两条规律。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技术驱动的,蒸汽机的“有生于无”,取代了作坊式的生产,进而驱动着社会的“有生于无”,从小作坊社会进化到工业化社会,而工业化社会的“有生于无”,又会促进新的技术的“有生于无”,于是发生了内燃机、电动机驱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,电动机的“有生于无”驱动了社会的“有生于无”,人类社会从工业化社会发展为电气化社会。电气化社会的“有生于无”驱动新的技术的“有生于无”,计算机诞生,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推动互联网社会的进一步“有生于无”,人类社会由电气化社会发展到信息化社会。信息化社会催生了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的“有生于无”,产生了物联网,物联网又催生了社会的“有生于无”,从信息化社会发展为智能化社会。
这也是复杂经济学创始人布莱恩·阿瑟教授在《技术的本质》里谈到的因果循环:一种新的技术创造了新的社会结构,新的社会结构又创造出新的技术,新的技术推动新的社会结构,无限循环。这一切体现的就是“道”的两大规律。